【看苏州记者 龙美娟/文】
“自来水并不是自来的,今天才知?#26469;?#27700;龙头流出的每一滴水都经过重重选拔而来的。”今天(3月22日)是世界水日,苏州市数字城管“城市啄木鸟”志愿者、市民和市便民中心话务员走进相城水厂,探秘一滴水的神奇之旅。
太湖是苏州的母亲湖,也是苏州人的“大水缸”。
水从太湖的金墅港水源地,经过28公里的长途跋涉到达相城水厂,在这里水的旅程任重道远,需要层层过关。
“水厂太漂亮了,鸟语花香,俨然是个大花园啊!看到这里的环境,就知道喝的水不会差!”72岁的李平新来自?#19981;?#38428;阳,在苏州生活7年,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走进水厂,有点激动。
随后,相城水厂的讲解员周洵就带领大家开启了一场探秘之旅。
水从太湖抵达相城水厂后,第一站就是进入配水井。通过臭氧初步氧化处理,去除部分有机污染物、色度和嗅味。然后,水进入了混凝——沉淀——过滤——消毒的步骤,这四步也被称为常规处理工艺。
在沉淀池,爬上阶梯,一汪碧水呈现在大家眼前,微风起水面波光粼粼。太湖的水到?#33487;?#37324;为何突然变干净了?
(沉淀池)
(砂滤池)
“我们会加液体硫酸铝与水中的泥土、沙等杂?#24335;?#35302;,发生?#20174;?#20957;结成‘矾花’,在沉淀阶段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。”周洵说,沉淀池的清水通过不锈钢水槽流向过滤池,池里面铺设了有一层1.3米厚石英砂,过滤去除悬浮物。
接下来,进入了臭氧-生物活性炭滤池,这里不是露天水池,上面都加盖了,有一层厚厚的浅绿色的玻璃。
(液氧罐)
“加盖一来是保障水质的洁净,二来减少臭氧挥发,臭氧吸入过量对人体有害。”似乎看出了大?#19994;?#30097;虑,周洵解释说,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,所以这里都加上了盖。
用臭氧氧化、臭氧杀菌消毒、活性炭吸附和生物?#21040;?#36827;一步净化水质,这被称为深度处理?#26041;凇?/span>
深度处理工艺通过主臭氧的二次氧化及活性炭的生物?#21040;?#21644;吸?#38454;?#29992;,将水中残留的少量溶解性有机物大量去除,大大提高出厂水水质。
经过七道工艺处理,出厂水的水质已经达到了直饮水的标准。
(不错,不错,味道好极了!)
(出厂水,有点甜!)
“这里的水很软,口感不错,烧开泡壶碧螺春,正好!” 志愿者张炳华告诉看苏州记者,今天来参观确实打开了眼界,也让大家更珍惜水资源。
来参观中的市民中,还有几位00后志愿者,他们都表示这次探秘水厂让他们很震惊。
“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自来水是从河里用水泵抽上来的,原来它不是自来的,工序很复杂!”一位00后女孩告诉看苏州记者,一滴太湖水要经过20多公里“长途旅行”到达水厂,再经过数道工序和严格的检验,最后流向千家万户,这样的水实在是很珍贵,也值得我们珍惜。